学校主页
2018年04月新书推荐
日期:2018-09-30 08:39:47  发布人:admin_tsg  浏览量:405

1、《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作者:张宇燕

ISBN978-7-5161-9797-4

出版日期2017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所在楼层 图书馆四楼

索书号D60/44

内容简介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解释了为什么当代中国的发展,对外目标是促进和平,实现条件是维持和平,最终效果是巩固和平。从历史看,中国文化中重和是主流的和整体的,尚争是暂时的和局部的。从理论看,建立保护产权和保障契约的扩大与强化市场型政府,是促进创新和实现得自贸易收益的重要条件,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恰恰是建立在创新和得自贸易收益的基础之上。从现实看,中国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几千年的人治向法治、从有限开放向全面开放转变的历史时期,肩负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等历史重任。以发展促和平,以和平保发展,方能顺利实现这种过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书评:

中国强大了,世界会怎样?全书从中国文化的特性开篇,以龙的隐喻对当前中国的行为与道路进行理解,认为中国的发展道路应当是:(1)在对外关系中更倾向于合作导向的一体化;(2)并非、未来也不愿做世界秩序的破坏者或颠覆者,而是倾向于扮演积极的角色来维护现有的世界秩序,以保障自身及世界的和平和繁荣;(3)对外合作有自己的底线,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适用范围:社会类

2、《付费》

作者:方军

ISBN978-7-111-56729-5

出版日期2017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所在楼层 图书馆三楼

索书号F062.3/56

内容简介:

书是最早的知识载体,已有2000多年的付费历史,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新的知识经济在今天爆发,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从书后走到了书前,互联网知识经济正在拉开帷幕。知识的内容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而载体、结构、产品形态、用户关系均已被重塑。将知识作为一个产品,它需要一套产品思维和方法论。本书给出了一个跨界新兴产业的全面解读,以丰富的行业实战探索、大量的案例调研、严谨的理论研究,通过知识经济商业画布工具和前沿思考,让知识经济的参与者和用户更好地看清浪潮趋势、生态全局和精致细节,更好地理解互联网知识经济的逻辑和模式。

    关于知识,互联网带来的不只是经济变化,也事关知识的创造、传播以及我们每个个体的精神生活。25年前,德鲁克说:称我们的社会为知识社会,可能为时过早(而且肯定太放肆)。现在,称我们所处的是互联网知识社会也可能太放肆,但我们不应该去拥抱这个新兴的跨界产业吗?

书评:

书是最早的知识载体,已有2000多年的付费历史。而新的知识经济在今天爆发,可能是因为随着社会网络的真正普及,创造知识的人群从书后走到了书前,直接在众人面前亮相了。遗憾豆瓣时间在这本书定稿之后面世,但新的知识经济会在方军给出的2017年年初时间截图之后,以疯狂的速度进化。我们不知道它会落在时间的哪里,但我非常好奇将来它会怎样与书相处。

——阿北,豆瓣创始人、CEO

对于迅猛崛起的互联网知识经济,能在热闹背后看出门道的专家本就不多,像方军这样能跨界技术、内容和管理,能把思想理念和方法工具贯通者则少之又少,读过此书你当知我所言非虚。

——程三国,百道网董事长、《中国图书商报》创始人

知识付费是这两年的新潮词汇。说实在的,这是个辛苦活,要有持续的内容生产能力,要不停地打磨产品,要有好的平台,要像辛勤的农民一样天天出工。方军的这本书,可以帮你洞察知识付费的内在逻辑,值得大家认真阅读。

——贺志刚,知名媒体人、创新地图文化公司CEO

适用范围:财经类

3、《诗的八堂课》

作者:江弱水

ISBN978-7-100-12644-1

出版日期2017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所在楼层 图书馆五楼

索书号I052/32

内容简介

诗人写诗都写些什么?是怎样写出来?又如何去读?本书以系列讲座的形式,征引古今中外的诗作与诗论,就博弈、滋味、声文、肌理、玄思、情色、乡愁、死亡等话题,来展开有意义也有意思的讨论。每一讲都以独具魅力的作品,用别开生面的分析,给读者感性与知性的双重满足。既能用于学诗入门,也可作为诗学进阶。

书评:

“2017中国好书获奖图书。

学诗入门与诗学进阶佳作。

《诗的八堂课》以系列讲座的形式,援引古今中外的诗作与诗论,就博弈、滋味、声文、肌理、玄思、情色、乡愁、死亡等主题,来讨论诗的发生学、鉴赏论、价值观等方方面面。每一讲都以生面别开的论述、精彩纷呈的分析、趣味横生的诗例给读者感性与知性的双重满足。既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诗学入门佳作,也对我们提高读诗和写诗的水平大有助益。

适用范围:文学作品类

4、《智能革命》

作者:李彦宏

ISBN978-7-5086-7321-9

出版日期2017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所在楼层 图书馆三楼

索书号F279.244.4/94

内容简介

人类历史上的历次技术革命,都带来了人类感知和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从而使人类知道更多,做到更多,体验更多。以此为标准,李彦宏在本书中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堪比任何一次技术革命的伟大变革,并且明确提出,在技术与人的关系上,智能革命不同于前几次技术革命,不是人去适应机器,而是机器主动来学习和适应人类,并同人类一起学习和创新这个世界。

大数据是智能社会运转的根本动力和燃料。以百度为代表的搜索引擎公司,由于对数据资源的获取和使用类似深度学习的商业模式,也与大数据深度学习提取模式创造用户价值这一研发文化相匹配,使其天然具备了人工智能的基因。书中通过对百度大脑的解析,从硬件集群、计算能力、大数据资源、人工智能文化等方面提出了智能化的基本标准,并且从制造业升级、金融革新、无人驾驶、管理革命、智能生活等多个维度,描绘即将到来的智能社会,反思人类即将面临的种种挑战。

人工智能正式写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折射出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与转型中的重要性。本书内容涵盖了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领域,刻画了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场景和商业模式,对我国各行各业应对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很好的指引和借鉴。

书评:

我们正在见证的是一个计算机和数字化崛起的时代,这是人类历史大潮中持久的、必经的一个过程。而人工智能是将大潮推向下一个高点的动力。它将开辟一个新时代,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持久的、长远的革命性影响。

——陆奇,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在对人工智能进行科学幻想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关注即将面对的近未来,这也正是本书重点讨论的话题。想象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和生活是困难的,即使在科幻小说中,我们也只能把种种可能性排列出来,而哪种可能性最有可能成为现实,取决于我们的努力和选择。但不管怎么说,那是一个诱人的时代,我们正向它走去。

——刘慈欣,2015年雨果奖获得者

智能革命,畅游天地,我知道这是一条神经虚拟网络的秘密,用强健的身体,凝聚着智慧的心灵,开拓新奇迹,让我们拥有美好的生活,绘出美好的旋律。

——百度大脑

适用范围:经济类

5、《青苔不会消失》

作者:袁凌

ISBN978-7-5086-7194-9

出版日期2017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所在楼层 图书馆五楼

索书号I253.7/163

内容简介

《青苔不会消失》柴静、胡舒立激赏推荐:青苔不会消失,只要世上还有最后一个穷人。12个惊心动魄的灵魂故事,100位特殊人物的命运回声。为卑微的力量,作无声的见证。继《我的九十九次死亡》《守夜人高华》《走出马三家》。非虚构代表作家袁凌全面再现底层传奇。

 

书评:

袁凌桌上,长时间地放过一张照片,是矿难中死者的遗照,头浸没在血泊里。他没能帮到这家人,就让这照片日夜盯视着他。我也采访过尘肺病人,矿难幸存者和留守儿童,无能为力时,不得不脱身出来。他不,他不允许自己转过头去,就好象他活着对死者是个亏欠,他些微的幸福对苦难之人是个亏欠。他的写作,是浸没在这些人的命运里,活上一遭,以作偿还。

——柴静(著名作家、媒体人)

我读过袁凌的许多文字:从他当记者时的汇报memo,到新闻报道;从他的散文、诗歌到小说,他的追求无时不在,他独特的、有着乡土气息和极强表现力的优美文字给我深刻印象,他对社会底层的关注和认知使我敬佩。他的新闻作品追求新闻当下性与写作永恒性同在,对新闻人和文学人都是启发——毕竟,我们生活在这个沉甸甸的时代!

——胡舒立(著名作家、媒体人)

袁凌的语言和叙事,因对大地生活的凝神关注而绵密细致,如清泉缓流,点滴注入,持久涤荡。人物因此充满情感并富于层次,乡村也因此重又恢复它的丰盈、灵性和坚韧的生命力。

——梁鸿(著名作家、学者)

写作即拯救,至诚则无惧死亡。袁凌对死亡的凝视,不仅是庄子式的敲骨诘问,还透着对时代的审视、对人性的沉思。这是写作者更广大的视野,死亡将以复活重现,受难也在唤醒悲悯和善。这是袁凌向死者偿还的债务,替我们所有人。

——叶匡政(著名媒体人)

适用范围:文学作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