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2018年11月新书推荐
日期:2018-11-21 08:44:07  发布人:admin_tsg  浏览量:745

1、《点亮巴黎的女人们》

作者:露辛达·霍德夫斯

ISBN978-7-5407-8375-4

出版日期:2018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所在楼层:女性书库

索书号:D445.658/1

内容简介:乔治·桑,香奈儿,柯莱特,荷坦丝,蓬巴杜夫人,拿破仑的约瑟芬……在巴黎,每一条街道都刻着女人的名字,她们活在几百年前,也活在当下。她们的狂野、高尚、勇敢、败德、坚强、愚蠢,已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

她们对自我的忠诚,对权利的追求和对欢愉的信仰,就是这城市永恒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人生的转折点,露辛达霍德夫斯来到巴黎,开启了一段随性而自我的旅程,走过那些曾在此发光发热的女人们的生命、爱与失落。从路易十四到法国大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到新世纪,当她在过去的时光中追寻她们的足迹,亲自走过她们哭过、笑过、活过的每个角落时,她也从这些创造和滋养了世界文明都市的迷人女性身上获得了生活的灵感与勇气。

书评:《点亮巴黎的女人们》不只是一部自传或回忆录,它更是一本温柔的指引,教你跳出平凡的视角,以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人生。作者充满热情的描绘让我们深深地为这些超凡女性的人生着迷,也让熟悉巴黎的人们得以重新认识这座超凡的女性之都。它是一趟引人入胜的旅程——对露辛达来说,想必也是一趟自我发现之旅。

适用范围:女性、社科类

2、《中国风俗史》

作者:张亮采

ISBN978-7-5054-3998-6

出版日期:2017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所在楼层: 图书馆二楼

索书号:K892/96 

内容简介:作者夙有改良风俗之志,认为要理解并改良当时的风俗,不可不先述古俗。书中将黄帝以前至明朝的历史,分为浑朴、驳杂、浮靡、由浮靡而趋敦朴四个时代,希望通过分析总结古俗,正风俗以正人心,或亦保存国粹者之所许也。《中国风俗史》初版于1911年,是中国社会史专著,具有开拓之功,至今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书评:古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近有民国大师百花齐放,西学东渐东西交融,尽享思想学术文化盛宴。中国专门讨论风俗者,有东汉应劭之《风俗通义》、晋代周处之《风土记》、梁代宗懔之《荆楚岁时记》等。或讨论一时之风俗,或讨论一地之风俗,未见讨论中华五千年各时各地风俗之通书。有此通书,有自亮开始。立于现代立场、基于现代视野而成之风俗通史张氏实为开山祖师。

适用范围:历史文化类

3、《学习,就是要高效》

作者:徐丹妮

ISBN978-7-302-48225-3 

出版日期:2018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所在楼层: 图书馆二楼

索书号:C935-49/84

内容简介:在快节奏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也难以寻找到适合的方法来提升学习效率。不是努力就能达成目标,还得找对方法。在碎片化信息时代,需要掌握一些方法,让自己变得更自律。本书通过分享一些实用的学习、时间管理方法,能够帮助读者提升学习效率,也能够让读者循序渐进进行自我管理。

书评:会学习,还要会时间管理。学习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达成一个目标,学习也不是时间的线性积累,而是以终为始,时间只是给你加持而已。希望阅读完此书,能有所获益,提高效益,让自己成为领先的少数人。

适用范围:管理类

4、《大国担当》

作者:王义桅

ISBN978-7-5115-5025-5 

出版日期:2018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所在楼层: 图书馆四楼

索书号:D60/54

内容简介:中国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面对全球增长动能不足、经济发展失衡等问题,中国提供了融入全球化、适应全球化的方案,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本书从中国国际角色的新定位及西方面临的困境入手,分析了大国为何担当;随后从大国使命、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分析了大国如何担当;最后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共担责任、共享成果等方面,展现了大国担当的光明未来。在人类社会处于一个新起点上,世界是走向开放、包容,还是封闭?这是21世纪之问。本书展示了中国担当,呈现了中国智慧。 

书评: 本书展示了我国合作共赢的相处之道,构建中美新型的大国关系,以及在中欧关系中的文明担当,展现我国承载着国际秩序转型的希望,承担着新型国际关系的时代使命。

适用范围:政治军事类

5、《中国美术史》

作者:郑昶

ISBN978-7-5034-6993-0 

出版日期:2016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所在楼层:图书馆五楼

索书号:J120.9/99

内容简介:郑昶的《中国美术史》是一部研究国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六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雕塑艺术、建筑艺术、绘画艺术和书法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中国美术史》对于充分展示这些美术形态的发展轨迹和艺术成就,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

书评:这部书延续了课程的特点,以现存的、看得见的作品为基础,分主题、按时间讲授了中国美术的方方面面,包括雕塑、建筑、绘画、书法、陶瓷等。对研究美学、历史的人来说,此书是不可不看的佳作。

适用范围:艺术绘画类